弹抖力的练习及搏杀法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

主要训练手段为什么要慢练?在经典理论著作中 , 并未有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, 慢速度地练习架子好像是天经地义的 , “慢练就是慢练 , 还需要说什么吗?”
一、慢练习是为了架子准确
每一家太极拳系统所包括的内容 , 至少有、架子、推手、散手等几个方面 , 李亦畬的著作《走架打手行工要言》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架子与推手之间的关系 。 这篇文章从练架子与练推手的目的说起 , 便涉及到了推手与散手之间的关系 , 文章开头便说“要四两拨千斤” , 则必需“引进落空”;“要引进落空、四两拨千斤” , 则又必需如何如何 , 这样一经他的推理 , 最后逻辑地得出结论:为了使肢体符合推手和散手的技术要求 , 走架所以要慢 , 不要快 。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慢速度练架子 , 肢体在充分训练之后实现了动作定型 , 以至于较快的速度演练套路也不会变形散架 , 即使是在推手、散手运动中 , 也会形成不假思索地自动化反应 。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 , 慢速度地练习架子是出于技击的需要 。
一般拳术大多是以直劲、快劲为主 , 这是以发挥先天自然本能为长者 。 在战略上太极拳技击并不要充分地发挥人的先天自然之能 , 之所以这样说 , 也并不是说太极拳是反乎自然的 。 任何形式的技击 , 战术上都不可能完全离开人的先天自然之能 。 太极拳技击是理性、或理想化思考的结果 , 通过对其它技击形式的反思 , 认识到一般拳术是壮欺弱、慢让快 , 或有力打无力、手慢让手快者 。 太极拳则认为在技击中 , 通过“引进落空 , 四两拨千斤” , 有可能达到小力打大力、手慢打手快的理想境界 。 此技击之为是需要学力而有为之为 , 如果不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慢速度练习 , 学会架子后不久即进行快练 , 动作往往会一滑而过 , 成为顿挫明显的一般拳术 。 太极拳也曾叫“长拳” , 之所以“长” , 有两个方面可以说:一是为引进落空 , 要练就粘连黏随、不丢不顶式的防守;二是为四两拨千斤 , 要练就(朋)捋挤按、??肘靠式的进攻功夫 。 这些技术都需要肢体节节贯串、连绵不断 , 绵里裹铁、刚柔兼济 , 周身一家、上下相随 , 精神意气、内外相合 , “走架所以要慢 , 不快 。 ”30年代出版的《太极拳使用法》一书 , 杨澄甫也说“不得有直劲 , 恐日久入于滑拳也;又恐入于硬拳也 。 ”
二、有氧运动
慢练基本功并不是太极拳一家之长 , 武术运动中其它任何一家拳术 , 入门阶段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慢练 , 这是武术运动的共性 。 尤其是所谓内家拳法无不重视慢练 , 甚至干脆把慢练称之为“行桩功” 。 所谓外家拳法 , 以气而言“外练为武” , 拳术中含有大量“窜蹦跳跃、闪展腾挪”等动作 , 稍稍熟练即可以比较快的速度进行练习 , 慢练的过程和时间比较短罢了;所谓内家拳法 , 以气而言“内练为文” , 与呼吸吐纳导引相结合 , 如果速度太快 , 就达不到这个要求 , 慢练的过程和时间很长 , 甚至贯串整个修炼生涯 。
以现代科学的运动理论说 , 速度快的称为无氧运动 , 一趟拳时间虽然很短 , 打完之后却气喘嘘嘘 , 需要补充氧气 。 无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, 人体内产生一种有害的酸性物质 。 有些人常常以“面不改色 , 气不发喘” , 作为评定这类武术运动的标准之一 。 太极拳主要训练手段速度比较慢 , 即使是连续打一两个小时 , 也只是流汗却不气喘 , 不需要补充氧气 , 是有氧运动 。 有氧运动能够使人机体内有充足的氧气 , 无任何伤害性 , 是以有氧运动养无氧运动;练拳时能够从容不迫 , 能较长时间持续地出现愉悦感;适应人类各个年龄段生理机能 , 有极大的普遍性 , 青少年、中老年、体弱多病者、身体强壮者都可以从事慢架子的太极拳修炼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