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内劲 吞吐

攻守 , 不像一般拳法使用「收拳」和「出拳」的概念 , 而用「吞吐」的概念 。 所谓「吞」就是含有完全吞化的收拳 , 所谓「吐」就是顺劲全吞敌劲后 , 顺势反击 。 使用「吞吐」 , 是为了表示太极拳在收拳时一定要能吞化敌劲而收 , 在出拳时 , 则是完全顺劲吞化后而吐 。 所以「吞吐」事实上就是王宗岳祖师所说的:「走粘」 。 走为吞 , 粘为吐 。 而「走粘」即是「化打」化为走 , 打为粘 。 「吞吐、走粘、化打」这些名词最重要的在说明一件事 , 那就是:「太极拳的收拳和出拳方法 , 和别的不一样 。 」至於如何不一样 , 可从字面上旁敲侧击而知 , 如果仍然不明 , 只好请教善知识为你说明 。
全吞
吞要全吞 , 走要全走 。 所以武禹襄说:「吞:"以气全吞而入於化也" 。 」「全吞」就是毫无阻碍 , 毫无顶抗 , 完全顺劲不施半点力量、不加半点掤劲的吞化对方来劲 , 也就是太松大柔完全顺人而动因敌成体地呑化对方来劲 , 这样才能称为「全吞」 , 否则就是「半吞」不是「全吞」 。 有人会说太极拳不可能大松大柔 , 不用半点力 , 所以不可能「全吞」 。 对没有方法的人当然不可能 , 对练不好的人 , 当然不可能 , 对用不好的人 , 也当然不可能 。 就像有人已经登陆月球了 , 对於我们大多数平凡人来说 , 登陆月球也一样不可能 , 所以不是自己不能「全呑」 , 就表示别人不可能「全呑」 , 就是因为自己不可能才要向明师学 。
吞吐轨迹
太极拳的吞吐 , 有一定的轨迹 。 有很多人怀疑太极拳大松大柔会化不去敌劲而受制 , 也无法发出强劲 , 其实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太极拳的吞吐轨迹 。 其实练太极拳就是要找到 , 并且熟练这条轨迹 , 才能开始下苦功 。 这条吞吐轨迹 , 是可以完全吞下各向来劲 , 并且顺劲吐出的道路 。 一般人并不能够确知这条轨迹的真正运行方法 , 所以才不能够用完全用顺劲应敌 。
吞吐点如黑洞
刚开始设定吞吐轨迹时 , 我们会先设一个吞吐点在腰隙附近 , 注意是腰隙不是带脉的腰 , 前方一点点 , 离身体约一寸的位置 。 以这个吞吐点划出一个倾斜的圆作为吞吐轨迹 。 吞时以肘将小臂和掌领入这条轨迹内进入吞吐点 , 也将自己的另一个肩膀一起吞入这条轨迹内进入吞吐点 , 当然最重要的是也要把敌人的劲、手、身、步全部吞入这条轨迹内进入吞吐点 。 所以吞吐点就像黑洞一样可以吸尽整只手臂和另一个肩膀 , 更加上敌人 。
如火车般在轨迹内运行
当自己的手肘进入吞吐轨迹时 , 要将手肘当火车头 , 小臂和掌当二节车箱 , 像一列火车一样开入吞吐轨迹的轨道的吞吐点内 , 注意一定要顺著轨迹以圆形如火车般像进入山洞般进入吞吐点 , 不可有丝毫横行 , 否则便要脱轨 , 当手肘通过吞吐点 , 小臂通过吞吐点 , 最后掌到达吞吐点时 , 掌便取代的肘的火车头工作 , 顺著圆形轨迹 , 带著小臂和肘继续进行吐的动作 。
注意掌入吞吐点
进入吞吐轨迹内时 , 整只手臂要呈圆形 , 这个圆形越圆越小越好 , 并且以托掌形式将肘尽量内夹并且上拧 , 功力才会深厚 , 更要注意掌一定也要跟著进入吞吐点内 , 才能开始用掌 , 如果掌没有进入吞吐点内就开始用掌接敌劲 , 将来会养成半路截杀的习惯 , 就无法练成「全吞」的技术 。
吞吐点的压迫
吞吐点是和身体形成相对位置的 , 所以刚开始进行吞吐训练时 , 要尽量把吞吐点往后隅压迫 , 让身体的重心走到另人脚上 , 让整个吞吐点进入后隅 , 这样才能练出高级的吞吐技术 , 最后还可以在一开始时 , 就把吞吐点设在后隅 , 以加强吞吐的技巧 。 经过正确练习后 , 所有从前方侧方的来力 , 无论压在手上肘上肩上身上都可以用大松大柔化掉 , 这时候吞吐才算初步入门 , 而准备应用於揉掌技击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