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烛在盛宴散后

作者:黎荔
持烛在盛宴散后
夜读李商隐的《花下醉》:“寻芳不觉醉流霞 , 倚树沉眠日已斜 。 客散酒醒深夜后 , 更持红烛赏残花 。 ”深夜持烛 , 这个极有意境 。 杯盘狼藉、宾客散尽的那个刹那 , 大概是最孤独的时刻 。 那一刹那之间 , 会有巨大的荒凉感 。 盛宴必散 , 散对不想散的人来说就是酷刑 。
当此际 , 四周是一片夜的朦胧与沉寂 。 在这种环境气氛中 , 一般的人是不会想到赏花的 , 即使想到 , 也会因风寒露冷、花事阑珊而感到意兴索然 。 但对一个爱花成痴的诗人来说 , 这样一种环境气氛 , 反倒更激起赏花的意趣 。 特别是当他想到日间盛若流霞的花朵 , 到了明朝也许就将落英缤纷、残红遍地 , 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留连之情便油然而生 , 促使他抓住这最后的时机领略行将消逝的美 , 于是 , 便有了“更持红烛赏残花”这一幕 。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, 夜深人静 , 只剩一个人了 , 这么荒凉 , 这么孤独 , 他把红色的蜡烛重新点起来 , 拿着蜡烛去看已经残败的花 。 红烛是华丽的 , 是暖色调的 , 持烛照看残花无言 , 繁华又幻灭 , 华丽又感伤 , 完全是一派晚唐的感觉 。 宾客散尽 , 花事未散 , 在夜色朦胧中 , 在红烛的照映下 , 这行将凋谢的残花 , 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仿佛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光华 , 美丽得象一个缤纷流彩而又隐约朦胧的梦境 , 深夜持烛所挽留的 , 是更深的一层消散——美的消散 。 夜深酒醒后的“赏” , 正是“醉”的更深一层的表现 。 诗人的性情就在这首小诗中呈现着 , 一个人能够这么冷静、这么深情地面对盛宴必散 , 也就能很从容地经历人生无常 , 然而终是悲怆萦怀 。
持烛在盛宴散后
【持烛在盛宴散后】人生如寄 , 生命个体时常要领略无常的悲哀 , 就如同飘忽不定的白云 , 不知道归宿何处?“白云一片去悠悠 , 青枫浦上不胜愁 。 ”这片白云 , 它是转蓬一般浪迹天涯的行踪 , 也是一段依依不舍的别情 。 “谁家今夜扁舟子 , 何处相思明月楼” , 这是一个永恒的、超越的生命之问 , 关于无家不有、无处不在的生命现象——离别 。 中国古人对别离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 , “黯然销魂者 , 惟别而已矣”(江淹《别赋》) 。 离别不仅是人生中最为突出的无常现象 , 它还最真切地凸显了此在的孤独 , 最形象地暗示了人生的结局 。 想起《红楼梦》中喜聚不喜散的林黛王 , 敏感的她 , 正是在永恒之“散”的压力下 , 才对“聚”小心防范 , 说还不如不聚的好 。
记得有一首叫《央金玛》的歌 , 用神秘而苍凉的乐调 , 反复而含糊地唱着这样一个故事:“我一生向你问过一次路 , 你一生向我挥过一次手 。 ”一个偶然的相逢 , 正揭示了永久的离别和永恒的孤独 , 也就触发了人生的无限悲凉 , 所以它才是一个生命事件 。 缠绵而短暂的欢会过后 , 留下的却是永无绝期的此恨绵绵 。
持烛在盛宴散后
生命中的连接如恒河沙数 , 而娑婆世界情执尤重 。 不过是一起分享一段生命 , 我们却要经受伤害 。 怨只怨人在风中 , 聚散都不由你我 。 每个人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, 可还是信誓旦旦地承诺永远 。 永远到底有多远?多少人问过这句话 。 有人说 , 永远是明天;也有人说 , 永远是一辈子;还有人说 , 永远是永生永世 。 或许他们都说对了 , 或许也都说错了 。 时光不容许你讨价还价 , 该散去的 , 终究会不再属于你 。 聚和散之间 , 我们只有学会收藏依恋 , 用深夜持烛一般不胜依依的姿态 。 美在恍惚间掠过 , 未曾伸手触及 , 便如云烟散去 。

推荐阅读